第524章 明暗两手

张居正可以慢工出细活,但他陈恪必须赶在秋高气爽、风向最利的时节出征。

每多耽搁一天,被琉球卡住咽喉的贸易航线就多流失一分元气,上海港的税收和信誉就多一分损失。

这看似是稳扎稳打的备战,实则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,是一场不容失败的豪赌。

他赌的是大明军工科技的代差和训练水平的优势,足以弥补跨海远征的种种不利。

至于如何将这份优势转化为胜势,陈恪心中早有预案,只是深藏不露。

他严词拒绝了“白衣渡江”的诡计,固然是出于维护贸易规则和朝廷信誉的大局考量,但也绝非意味着他要当一个迂腐的“正人君子”,在战场上与敌人搞什么“公平决斗”。

他秘密召见了麾下最精通水文地理的几名老海商及水师将领,其中也包括俞咨皋。

在一间门窗紧闭、戒备森严的密室内,一幅极其详尽的琉球群岛海图被铺开。陈恪的手指并未指向那霸港的主航道,而是点向了几个看似偏僻、暗流汹涌的岬角与湾澳。

“这几处,暗礁密布,水道狭窄,寻常大船绝不敢轻易闯入。”陈恪声音低沉,“但据可靠情报,每逢大潮之夜,其中一条隐秘水道,水深足以让我军吃水最浅的快速桨帆船悄然通过……直插那霸港侧后薄弱之处。”

俞咨皋眼中精光一闪:“督帅的意思是……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?”

“不错。”陈恪颔首,“誓师大会要大张旗鼓地搞,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军即将大举出征,目标直指那霸!倭寇细作得知,必全力防备正面。而我们真正的杀招,则是一支精干的奇兵,借潮汐夜色,由此险道潜入,不是为了直接攻占港口,而是……制造混乱,焚烧其泊岸的船只、扰乱其指挥,或在总攻发起时,里应外合,打开缺口!”

这一招,与“白衣渡江”有本质区别。

奇兵仍是堂堂正正的王师,只是选择了出其不意的攻击路线和时间,玩的是极高难度的战术穿插,而非伪装欺诈。

同时,陈恪亲笔书写的一封密信,以最快速度送达了浙直总督胡宗宪手中。

信中,他并未详述自己的全部计划,只是极力强调琉球局势之危急、远征之必要,并以极其诚恳的语气,向胡宗宪“借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