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7章 美元逼100!美联储死扛利率,背后竟是这盘全球杀局?

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规模在 2025 年 2 月增至8.8 万亿美元,但中日两大债主持续减持。

2025 年 1 月美债规模为 36.1 万亿美元,7 月增至 36.2 万亿美元,增幅仅 0.3%。增长主要来自到期债务的再融资需求,而非新增财政支出。

利息支出首超国防预算,财政可持续性受质疑。

美债下半年到期情况:2025 年需偿还的国债本金和利息合计约9.2 万亿美元,其中下半年到期量占 70%,集中在 Q3-Q4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2025 年下半年,美债市场将面临历史罕见的再融资压力、利率敏感性上升、流动性收紧三重挑战。

马特贝也开始怀疑,国债有美联储兜底,所以,有所谓大美丽法案,他们根本不担心美债的问题,企业债呢?他们估计最终害怕的还是资本流出,资本离开美国才是华尔街最不能接受的。这些判断对么?

“大美丽法案” 仅解决了债务上限的 “技术性违约” 风险,但美债的核心问题 ——高利息成本、再融资压力、海外持有量下降—— 并未缓解:2025 年美债利息支出预计达 1.5 万亿美元,超过医保支出;下半年 5.3 万亿美元短期债需以 5% 左右利率续作,每年多付 2000 亿美元利息;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占比从 2015 年的 34% 降至 2025 年的 24%,依赖本土机构接盘的压力加大。

“美联储虽未直接为美债‘兜底’,但美元霸权和市场流动性暂时支撑了其融资能力;‘大美丽法案’解决了债务上限的燃眉之急,却难掩高利息、再融资的长期压力。相比之下,企业债的风险更隐蔽 —— 利率高企下偿债压力陡增,而华尔街最忌惮的,是由此引发的资本外流:一旦资本撤离美国市场,美债、美股和企业债的价格体系可能连锁崩塌,这才是其真正的‘不能承受之重’。”

美国现在企业债的量能对美国金融系统形成冲击么?

截至 2025 年 7 月,美国企业债规模达 12 万亿美元,其中高收益债占比 20.8%(约 2.5 万亿美元)。

2025 年到期债务达 9102 亿美元,为 2016 年以来峰值,2026 年更将升至 1.24 万亿美元。企业债再融资成本因美联储维持高利率(联邦基金利率 4.25%-4.50%)而飙升。投资级企业债收益率超 5%,高收益债收益率突破 8%。

高违约风险行业集中在依赖海外供应链的零售(如 Michael's、Staples)、能源及通信领域。2025 年 4 月关税政策后,美国垃圾债新发行市场陷入停滞,仅 1 笔高收益债发行,杠杆贷款项目零新增。保险公司、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持有超 70% 的企业债。银行不仅直接持有企业债,还通过贷款和衍生品间接暴露。

当前美国企业债市场已处于 “高风险 - 高脆弱性” 状态,其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可能通过以下路径实现:

违约潮引发机构抛售 → 企业债价格暴跌 → 金融机构资产减值 → 资本充足率下降 → 信贷紧缩。

流动性危机传导至股市 → 股票质押融资平仓 → 股市暴跌 → 财富效应逆转 → 消费萎缩。

美元流动性收紧与全球去美元化 → 外资减持美债和企业债 → 美元贬值压力 → 通胀螺旋。

马特贝在思考这个问题:美联储不敢降息,最终还是以国债的高利率为企业债做支撑,如果降息,企业债的崩溃更快,整体都会出问题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