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的最后一天,京城已染上浓重的秋意。天空是铅灰色的,低沉的云层仿佛压着紫禁城的飞檐,带来一种无形的压迫感。一场酝酿中的秋雨,迟迟未落,只在空气中蓄满了潮湿的、带着凉意的水汽。
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建筑内,气氛比窗外的天气更加凝重。这里是高度保密的国际情报分析中心。没有窗户的会议室里,光线被精确地调节到最适合长时间阅读屏幕的亮度。巨大的环形电子屏幕占据了整面墙壁,上面分割显示着复杂的图表、加密通讯的片段、卫星地图的局部放大图、以及几张关键人物的照片和履历摘要。空气净化器发出低沉的嗡鸣,混合着纸张翻动和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,构成一种紧张而压抑的背景音。
李玄策坐在环形会议桌的主位偏侧,位置并不居中,却依旧是整个空间气场的核心。他穿着一件深藏青色的羊绒开衫,里面是熨帖的白衬衫,领口松开一粒纽扣。这身打扮消解了部分正式感,却更衬出他此刻的沉静与内敛。他手中无意识地转动着一枚温润的黑色围棋子,目光沉静地扫视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信息流,仿佛在审视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。
屏幕上,一个关键词被反复标注、关联——“枫叶国”(加拿大)。焦点锁定在引渡“某涉华要犯”的司法程序上。情报摘要清晰地显示,枫叶国司法部门内部存在巨大分歧,承受着来自“某大国”(美国)史无前例的政治和外交压力,甚至夹杂着不公开的威胁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压力已经开始外溢,波及到正常的科技合作项目,一些在枫叶国顶尖大学和实验室工作的华人科学家,近期频繁遭遇“非正式”的审查和谈话,气氛骤然紧张。而这些人中,不乏“归巢计划”名单上的关键目标。
“……综合各方渠道信息,”一位戴着无框眼镜、声音沉稳的情报分析师汇报着,“对方此次施压,手段多元且力度空前。除了公开层面的外交照会,更动用了大量非正式渠道,通过媒体放话、智库报告、甚至利用跨国企业的影响力进行游说和施压。其核心诉求,不仅是阻止引渡,更意在借此机会,营造一种‘寒蝉效应’,阻吓科技人才流动,特别是针对我方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。”
分析师顿了顿,调出一张关系网络图,指向几个关键节点:“值得注意的是,枫叶国下月即将举行地方选举,选情胶着。涉事要犯所在的选区,是执政联盟的关键票仓。对方显然精准地利用了这一点,将司法问题高度政治化、本土化,试图裹挟民意,迫使枫叶国当局就范。”
会议室里一片沉寂。几位身着便装、神情严肃的部门负责人眉头紧锁。枫叶国素来以司法独立自诩,但面对如此赤裸裸的干涉和国内政治压力,其最终决定会偏向何方,确实充满变数。一旦引渡被拒,不仅正义难以伸张,更将释放出危险的信号,对“归巢计划”乃至更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,都可能造成严重打击。
“李顾问,您看……”新任的安全事务负责人,一位年富力强、眼神锐利但此刻也难掩凝重的少壮派,将目光投向李玄策。他叫陆铮,是李玄策在国安部时期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将,思维缜密,行动力强,如今接过了处理具体涉外安全事务的重担。
李玄策手中的围棋子停止了转动,稳稳地落在桌面上,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。他没有立刻回答陆铮,而是将目光投向屏幕上的枫叶国地图,以及那些被重点标注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位置。
“《鬼谷子》有言:‘古之善用天下者,必量天下之权,而揣诸侯之情。’”李玄策的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穿透了会议室的沉寂,带着一种洞察秋毫的冷静,“对方此举,看似气势汹汹,实则暴露了其核心目的——并非单纯为了一个要犯,而是借题发挥,行遏制之实,打乱我人才引进的节奏,制造分裂。其力虽强,其心已乱,其根在‘惧’。”
他微微前倾身体,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点,如同在无形的棋盘上落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