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狗日的,老蒋这是把咱们当叫花子打发呢,”二师长老徐一巴掌拍在桌上,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:“两个师?八个团?一万五千人?他娘的,咱们现在第七军团拉出去就不止这个数,还不设总指挥部?由他南京直接指挥?他想得美这分明是想把咱们生吞活剥了。”
政委陈云峰相对沉稳,但脸色也十分难看,他拿起桌上那份由军团电台收到的中央通报电文,又仔细看了一遍,沉声道:“老徐,冷静点。这是谈判讨价还价是正常的,老蒋的算盘打得精,想把我们限制在最小的框框里,最好能直接消化掉,但党中央绝不会答应。”
参谋长李铮眼神锐利:“两个师八个团,老蒋这是步步紧逼,既要我们抗日,又怕我们坐大。‘由南京直接指挥’这一条更是毒辣,真答应了,我们岂不是成了他砧板上的肉?”
一直沉默看着地图的军团长张百川转过身,他的目光扫过几位老部下:“吵什么?党中央和我党代表在西安、在杭州、在庐山跟他们磨嘴皮子,是为了民族大局,不是去乞讨,老蒋开他的价,我们提我们的要求,四个军十二个师,这是我们维持独立指挥和战斗力的底线。”
他走到桌前,手指点了点桌面:“我们现在要做的,不是在这里骂娘,是继续把兵练好,把拳头攥紧,谈判桌上是扯皮,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。我们越强,党中央的腰杆就越硬,”
“军团长说得对,”一师长老何接口:“管他老蒋给几个师的番号,咱们该多少人还是多少人,该怎么练还怎么练,还能因为他抠门,就把多出来的弟兄们解散了不成?”
三师长王师长点头:“是这个理。不过这编制问题也确实紧要。番号、粮饷、弹药,都跟这个挂钩。没有正式编制,咱们名不正言不顺,后续补给都是大问题。”
“老王考虑得实在。”陈云峰表示赞同,“斗争要讲策略。中央要求我们4个军12个师,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既保证了我们的独立自主,也是一个合理的抗日兵力规模。老蒋只给这么点,无非是想削弱的我们的力量和控制我们。这场谈判有的磨了。”
这时,电台报务员林风拿着一份新电文快步走进来:“军团长,政委,中央最新指示,”
几人立刻围拢过去。电文上传达了更详细的精神,要求各部坚定信心,相信党中央的谈判策略,同时务必做好部队的思想稳定工作,解释清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复杂性,防止因老蒋的苛刻条件引发部队的急躁和不满情绪。
“看,中央想得比我们周到。”张百川把电文递给陈云峰:“老陈,政治思想工作这块你抓紧,各师、各团都要开会,把道理给战士们讲透。告诉他们谈判是斗争的一种方式,但最终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手里的枪和身边的战友,”
“放心,我立刻去安排。”陈云峰郑重接过任务。
李铮思索着说:“我们也要做一些准备,如果……我是说如果,最终谈下来的编制确实比我们预期的要小,我们这么多部队,如何安置?番号如何调整?这些都要未雨绸缪。”
张百川眼中露出嘲讽:“简单,明面上他给几个番号,咱们就用几个,暗地里该是几个师还是几个师,一个兵都不能少,至于名称……独立旅、补充团、特务团、直属大队,名目多的是,他老蒋还能派员一个个来数人头不成?”
老徐一听,乐了:“哈哈,还是军团长办法多,就这么干,明面上咱们是两个师,实际上咱还是三个师外加一个直属团,不,还得更多,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