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章 龙涎染血意,狼王嗅宫深

皇帝的问话轻飘飘的,落在大殿里,却比千钧之石还要沉重。

这话像是一把没有开刃的刀,可以被当成是父亲对儿子的随口关心,也可以被解读为君王对臣子的严厉审问。如何回答,便是萧云庭踏入京城的第一份答卷。

萧云庭的脸上没有丝毫变化,他微微躬身,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家常小事。

“回父皇,并非不愉快。儿臣离京多年,对京中规矩已然生疏。城门校尉魏通严守章程,仔细盘查,乃是忠于职守。朔州地处边境,军民混杂,时有草原探子混入,严查是应有之理。魏校尉能将此严谨之风用在皇子身上,足见其铁面无私,实乃我大夏栋梁之材。儿臣非但没有不快,反而为我大夏有此忠臣,感到欣慰。”

他顿了顿,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自嘲与疲惫。

“只是,朔州苦寒,将士们衣衫单薄,车马简陋,想来是魏校尉见我等一行人形容狼狈,与京中气象格格不入,误以为是流民假冒,这才盘查得久了些。说到底,是儿臣治下不力,让将士们受了风霜,给父皇丢了颜面。儿臣,有罪。”

说完,他便要再次跪下。

这一番话,滴水不漏。

他将刁难说成尽忠,将羞辱说成误会,将对方的错,全揽成了自己的“治下不力”和“衣衫不整”。他不仅夸了魏通,还顺带捧了皇帝治下有方,最后再请罪,姿态放得低到了尘埃里。

可话里的意思,却像一根根针,扎得人心头发麻。

什么叫“形容狼狈”?什么叫“给父皇丢了颜面”?

他是在告诉皇帝,他在朔州过得有多苦,功劳有多大,回来还要受这等委屈。他一个字没告状,却把状告得明明白白。

“呵。”

皇帝从鼻腔里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。他那双审视的眼睛,在萧云庭身上停留了许久。

“你这张嘴,倒是比在京城时,厉害多了。”

皇帝没有让他跪下,而是换了个话题,声音听起来随意,却暗藏机锋。

“朔州的事,朕都听说了。开荒田,建暖棚,烧水泥,制玻璃……你倒是给朕弄出了不少新花样。朕很好奇,这些东西,是谁教你的?”

来了。

这才是真正的考验。

萧云庭心中明镜一般。他的那些超越时代的技术,是他最大的功绩,也是他最大的疑点。一个从小在深宫里长大的病弱皇子,如何懂得这些经世济民的奇术?

这个问题答不好,就是欺君之罪。

“回父皇,无人教导儿臣。”萧云庭不卑不亢地回答,“这些并非奇术,只是些无用的杂学罢了。”

他抬起头,迎上皇帝的目光,眼神清澈坦然。

“儿臣自幼体弱,无法像兄弟们一样弓马娴熟,研习治国大道。闲来无事,便只能在故纸堆里打发时间。看的杂书多了,总会看到一些前人异想天开的记载。比如,古籍曾载,西域有火石可燃,有琉璃可透光。儿臣到了朔州,那里什么都缺,唯独不缺石头和沙子。生死关头,也只能将书上那些荒诞不经的法子,拿出来一一尝试,希望能找到一条活路。”

“儿臣运气好,试了百次,总有一次能成。说到底,这并非儿臣之能,而是朔州军民被逼到了绝境,不得不迸发出的求生之智。若无他们不畏严寒,不惧失败,与儿臣一同尝试,再好的想法,也只是空谈。”

他将一切都归功于“古籍”和“运气”,以及“军民的智慧”,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。

皇帝静静地听着,手指在龙案上轻轻敲击,发出笃、笃的声响,每一下,都敲在人心上。

“说得好。无论如何,你守住了朔州,让北境安稳,这是大功。”皇帝话锋一转,“朕听说,你和草原的黑狼部落之主,拓跋烈,私交甚笃?”

“私交谈不上。”萧云庭立刻否认,“只是利益交换罢了。草原缺粮缺铁,朔州缺战马牛羊。拓跋烈是个聪明人,他知道抢掠只能解一时之渴,互通有无,才能长久获利。儿臣与他,只是找到了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相处方式。这,也算是为我大夏,暂时安抚住了一头北方的饿狼,为朝廷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开支。”

“暂时?”皇帝抓住了他话里的字眼。

“是,暂时。”萧云庭坦然道,“狼的本性是不会变的。一旦我们露出疲态,或者他找到了更好的猎物,这脆弱的和平便会立刻被撕碎。所以,朔州一日不敢懈怠军备。儿臣在朔州组建新军,操练兵马,不是为了与谁争锋,只是为了自保,为了能让这份和平,维持得更久一些。”

这番对话,如在刀尖上跳舞。

萧云庭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,既要展示自己的价值,又不能暴露自己的野心。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忠心耿耿,为国守边的孤臣形象。

皇帝沉默了。

他看着下方站着的儿子,这个他几乎已经遗忘了的儿子。几年不见,他已经从一个随时会夭折的病秧子,成长为一个心思缜密,言辞锋利的合格政客。

小主,

甚至,比他那些在京城里养尊处优的儿子们,更像一个王者。

这让皇帝感到欣慰,也让他感到了警惕。

“你身体如何了?”皇帝的声音,忽然柔和了一些,带上了一丝寻常父亲的关切。

萧云庭心中一凛,知道这是更深的试探。

他躬身,脸上露出一丝苦笑:“多谢父皇挂心。还是老样子,一副破败的皮囊罢了。朔州的苦寒,虽磨练了儿臣的心智,却也耗损了儿臣本就不多的元气。此番回京,一路舟车劳顿,更是有些撑不住了。恐怕,也活不了几年了。”

他说着,忽然用手帕掩住嘴,剧烈地咳嗽起来。那咳嗽声压抑而痛苦,仿佛要将肺都咳出来。

片刻后,他放下手帕,脸色苍白如纸,额上渗出细密的冷汗。

皇帝的眼神微微一动。

“罢了。”他摆了摆手,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,“朕在城中给你赐了一座府邸,你先回去好生歇着吧。你的功劳,朕记在心里,自会有封赏。退下吧。”

“儿臣……告退。”

萧云庭再次行礼,转身,一步一步,沉稳地走出了大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