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5章 城替我们活

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尽,西槐巷的青石板上已印下第一行脚印。

老启背着旧帆布包,拄着一根磨得发亮的竹杖,缓缓走到社区公告栏前。

他摘下手套,从包里取出一张对折泛黄的纸,轻轻展开,用四枚铜钉稳稳固定在木板中央。

风掠过巷口,吹动纸页一角,那标题墨迹未干:《双心轮值表》。

“开始了。”老启低声说,像是对谁交代,又像自言自语。

他提笔写下第一行字,笔锋沉稳,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:

今日轮值:老泥。所言:‘老婆,我今天没封井,我让她看见了。’

写罢,他退后半步,凝视着那行字。

阳光斜照,公告栏边缘锈蚀的铁线忽然轻颤了一下,仿佛被无形之风吹拂。

紧接着,在众人未及反应的瞬间,几道细密的青金色纹路自栏角蔓延而上,如藤蔓攀爬,在空白处悄然浮现一行小字——

“谢谢你还记得。”

字迹清瘦工整,右撇略带弧度,正是孟雁子生前抄写居民档案时的习惯笔法。

巷子里静得能听见叶落声。

卖豆腐的老刘站在门口,手里的扁担滑落在地也没察觉;陈婆攥紧孙女的手,嘴唇微微哆嗦;阿宽蹲在墙根,烟头烧到了指尖才猛地一抖。

这不只是幻觉。

这是回应。

与此同时,回民街尽头的老酒馆地下,阿波正跪坐在哑井旁,手中捧着七枚刻满凹槽的铜盘。

每一道纹路都来自过去七天里李咖啡无意识哼唱的声波数据——那些断续、沙哑、重复二十遍不止的《城根谣》,已被他逐帧解析、熔铸成形。

“不用再录了。”阿波低声道,声音轻得像怕惊扰沉睡之人,“以后……你们自己会说话。”

他将铜盘一圈圈埋入井周泥土,动作庄重如葬礼。

最后一枚落下时,地面微不可察地震了一下。

夜色降临后,无人守望的井壁竟自行渗出水珠,顺着斑驳墙面蜿蜒而下,汇聚成奇异波纹——那不是自然侵蚀的痕迹,而是精确拼合出一段旋律的声谱图,与李咖啡录音中最高频段完全一致。

更诡异的是,凌晨三点十七分,小映被人发现趴在井边,耳朵贴着陶杯,嘴里轻轻哼着一段陌生曲调。

“姐姐说……”她睁开盲眼,嘴角扬起,“这是她想回他的歌。”

没人懂这首歌,可它听着不像悲伤,也不似欢喜,倒像一封迟到了多年的信,终于找到了投递的地址。

而在城墙根最北端的枯井旁,老泥带来了他珍藏三十年的煤油灯。

铁皮外壳早已斑驳,玻璃罩内积着薄灰,但他擦拭得极认真,一遍又一遍,直到灯光能穿透尘埃。

他把它放在井边石台上,点燃灯芯。

橘黄火焰摇曳跳动,映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,也照亮了井口那一圈锈线——此刻正隐隐泛起青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