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金戈初铸,龙隐荆襄

“喏!”

弩阵指挥官令旗挥下,第一排百名弩手踏前一步,举弩、瞄准、击发,动作一气呵成。嗡的一声闷响,百支弩箭离弦而出,精准地钉在了百步外的木制靶标上。未等箭矢完全落下,第一排弩手迅速后撤装填,第二排踏前击发,紧接着是第三排。三轮射击,间隔极短,箭矢如同连绵不绝的雨点,覆盖了靶标区域。

“重步方阵,前方障碍,突击!”

“吼!”

百名重甲士如同钢铁巨兽,发出低沉的咆哮,迈着沉重的步伐,冲向校场中设置的木栅、壕沟等障碍。他们分工明确,有人以巨斧劈砍,有人以刀盾格挡推进,配合默契,迅速在模拟的敌军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。

赵云看着台下这支初具雏形的“新军”,眼中闪过一丝激赏。他戎马多年,从未见过训练如此严苛、装备如此精良、战术如此新颖的军队。尤其是那弩阵的轮射之法,以及重步兵的突击战术,都隐隐透出一种超越时代的、高效而冷酷的杀戮美感。

“陛下之才,真乃天授……”赵云在心中暗叹。他原本对投效这位深宫天子尚有疑虑,但数月来,亲眼见到这支军队从无到有,亲身体会到那些来自陛下的、闻所未闻的训练方法和战术理念,他的那点疑虑早已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折服和前所未有的期待。

戏志才不知何时来到了点将台上,他依旧是一身文士袍,但脸色红润了许多,眼神也不再是在许都时的颓唐,而是充满了专注与活力。他手中拿着一卷帛书,正是刘协最新传来的“步弩协同战术操典”草案。

“子龙将军,陛下传来的新操典,要求弩阵与长矛方阵进行协同演练,弩箭覆盖后,长矛手即刻突击……此法看似简单,但对号令、时机要求极高。”戏志才将帛书递给赵云。

赵云接过,快速浏览,眼中精光闪烁:“陛下思虑周详!远程压制,近身突击,若配合得当,确能以最小代价击溃敌阵。只是……我军新成,尚需时日磨合。”

“时间不等人啊。”戏志才望向北方,低声道,“影卫刚传来消息,曹操已攻破邺城,正星夜兼程回师。西凉军猛攻潼关,夏侯惇压力巨大。许都……风云将至。”

赵云握紧了手中的龙胆亮银枪,沉声道:“无论风雨多大,云与麾下儿郎,已做好准备!只待陛下号令!”

荆州,新野。

此地虽名为刘备驻军之所,实则简陋狭小,城墙低矮,民居稀疏。刘备站在县衙简陋的后院中,望着阴沉欲雪的天空,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色。

自汝南兵败,辗转投奔刘表,被安置在这新野小城,名为助防北境,实为监视防范。刘表表面客气,供给粮草,但其麾下蔡瑁、张允等人,排挤之意昭然若揭。他麾下仅有张飞及千余兵马,势单力薄,如同龙困浅滩。

“大哥,又在为何事烦忧?”张飞粗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他端着一碗热酒,“天寒地冻,喝碗酒暖暖身子!”

刘备接过酒碗,却没有喝,只是叹了口气:“翼德,我等寄人篱下,终非长久之计。如今曹操平定河北,兵威正盛,若其南下,荆州首当其冲。景升兄(刘表)年迈守成,恐非曹操敌手啊。”

张飞眼睛一瞪:“怕他个鸟!曹操若来,俺老张第一个挺丈八蛇矛与他大战三百回合!只是……只是二哥他……”提到关羽,张飞的声音低了下去,脸上露出愤懑和思念之色,“也不知二哥在曹营如何了!曹操那厮,惯会收买人心!”

刘备眼神一黯。关羽陷于曹营,是他心中最大的痛。虽有消息传来,说曹操待关羽极厚,关羽亦斩颜良诛文丑报答,但他深知二弟性情,绝非贪图富贵之辈,至今未归,必有缘由。是曹操看守太严?还是……二弟心中另有考量?这个念头一起,便被他强行压下,不敢深想。

“云长忠义,必有苦衷。”刘备只能如此安慰张飞,也安慰自己。

这时,简雍匆匆走来,低声道:“主公,近日市井间有些流言,关于云长将军的……”

“哦?什么流言?”刘备心中一紧。

“流言说……说云长将军在许都,深得曹操信重,出入相随,待遇堪比宗室大将。还说……云长将军曾私下言道,玄德公虽为宗亲,然漂泊无定,难成大事……”简雍说得有些迟疑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放屁!”张飞勃然大怒,须发皆张,“哪个杀才造的谣!俺二哥岂是这等背信弃义之人!”

刘备的脸色也沉了下来。这流言恶毒之处,在于并非空穴来风。曹操厚待关羽是事实,关羽至今未归也是事实。这流言一旦传播开来,不仅动摇军心,更在他和关羽之间埋下了一根刺。

“宪和,可知流言从何而起?”刘备沉声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