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雍摇头:“来源隐秘,似是北面来的商旅无意间透露,但追查下去,又线索全无。”
刘备沉默片刻,挥了挥手:“此事不必再查,亦不可再议。我信云长,犹如信我自身。”
话虽如此,他心中那丝阴影却挥之不去。他隐隐感觉,有一只看不见的手,正在暗中搅动风云,目标似乎直指他们兄弟情谊。
“还有一事,”简雍又道,“近日新野来了一位游学士子,姓徐名庶,字元直,谈吐不凡,见识超卓,似对主公颇为留意。”
“徐庶?”刘备闻言,精神微微一振。他求贤若渴,如今困守新野,更是迫切需要谋士辅佐。“可曾延请?”
“已递过名刺。”
刘备点头:“务必以礼相待,不可怠慢。”他心中升起一丝希望,或许这位徐元直,便是他打破困局的契机?他再次望向北方,许都的方向,心中默念:“云长,你到底何时归来?这天下棋局,为兄一人,下得着实艰难啊……”
许都,皇宫。
刘协站在他那间经过改造,兼具书房与简易实验室的偏殿内。殿角堆放着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物件:小巧的鼓风皮囊、不同规格的陶制导管、研磨精细的木炭与硫磺粉末以及一些绘制着复杂图形的绢帛。
他刚刚完成了一次小规模的“黑火药”颗粒化试验。得益于前世的知识和“皇商”网络搜集到的原材料,他勉强配制出了威力远胜于这个时代“火球”、“猛火油”的初级黑火药,并通过简单的颗粒化处理,提升了其燃烧效率和稳定性。但他深知这东西的双刃剑属性,严格控制着试验规模和知情范围,目前仅用于开发一些特殊的“信号弹”或“爆破工具”,远未到能大规模应用于实战的程度。
此刻,他面前摊开的,是一套刚刚由影送来的、桐柏山新军试制成功的“神臂弓”部件和“改进型札甲”甲片。
“陛下,赵将军与戏先生来信,新式弩机经过三次改进,现有效射程可达一百五十步,三十步内可穿透常见皮甲。精准度与射速亦远超军中之弩。新甲已小规模配发‘陷阵营’,反馈良好,防御力提升显着,且重量增加有限。”影汇报道。
刘协仔细检查着弩机部件,尤其是那简陋但意义非凡的“望山”和“悬刀”,点了点头:“不错,但还不够。弩机结构还可再优化,力求更轻便,上弦更省力。甲胄的关节连接处是弱点,需加强防护。将这些意见反馈回去,让他们继续改进。”
“是。”
“曹操到何处了?”刘协放下甲片,问道。
“曹操大军已过黄河,进入兖州地界,其先锋曹纯虎豹骑,距离许都已不足五日路程。夏侯惇在潼关据险死守,马超攻势虽猛,然潼关天险,一时难下。双方伤亡皆不小。”
刘协走到窗边,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。曹操回来了,带着平定北方的赫赫兵威。西凉军这步棋,成功地将曹操逼了回来,打乱了他彻底消化河北的步伐,但也使得许都的局面更加复杂危险。
“我们在夏侯惇军中和荀彧府邸散布的,‘刘表勾结西凉’的流言,效果如何?”
“据观察,荀令君似乎对此有所警惕,已暗中加强了对荆州方向的监视。夏侯惇忙于潼关战事,对此反应不大。”
刘协嘴角微勾。这就够了,在荀彧心中埋下一根刺,让他不能全力应对西凉威胁,甚至可能在未来影响到荆州与曹操的关系。
“关羽呢?”刘协最关心的还是这颗棋子。
“关羽依旧沉默。我们散播的,关于刘备与黄巾余部勾结、南下迟疑的流言,似乎已通过某些渠道传入了他的耳中。他近日常独自饮酒,情绪似有波动,但并未有任何明确表态。”
刘协沉吟。关羽的忠诚度极高,想要撬动,绝非一朝一夕之功。需要耐心,更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。或许……等曹操回师,许都局势明朗一些,会有新的机会?
“让我们的人,暂停一切针对关羽的行动,保持静默。只需远远观察即可。”刘协下令。过犹不及,此刻静观其变才是上策。
“遵命。”
影退下后,刘协再次将目光投向桌案上那简陋的“神臂弓”部件和黑火药试验留下的痕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