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王旗之下,暗潮裂岸

自曹操称王那日宴会上公然表态后,他便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监视和冷遇。昔日那些称兄道弟的曹营将领,如今见他多是客气中带着疏离。曹操的赏赐依旧丰厚,但他能感觉到,那礼遇之下,隐藏的忌惮与日俱增。

“汉室倾颓,奸贼窃鼎!”一刀劈下,碗口粗的木桩应声而断。关羽收刀而立,胸膛剧烈起伏,丹凤眼中寒光四射。

他越发频繁地阅读《春秋》,在那微言大义中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坚持的理由。

“将军,”一名老仆悄步上前,低声道,“府外监视的人,又换了一批,似乎比之前更严密了。”

关羽冷哼一声,将青龙刀重重顿在地上:“由他去!关某行事,光明磊落,何惧鼠辈窥伺!”话虽如此,他心中那根离去的弦,却越绷越紧。他在等待,等待一个机会,一个能够突破这重重监视,逃离许都。曹操称王,让他意识到,再不走,恐怕就真的走不了了。

许都皇宫,清凉殿。

刘协通过“影”的渠道,清晰地掌握着荀彧称病、关羽被严密监视的消息。他心中并无太多喜悦,只有一种冰冷的算计。

“荀文若终于开始退缩了……但这还不够。”刘协踱步沉思,“他需要更强烈的刺激,需要看到除了屈服与死亡之外,还有第三条路可走。”

“关羽的忠诚毋庸置疑,但他现在如同困兽,需要外界的接应和指引。”

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幅巨大的舆图。北方,名义上已尽属曹操,但西凉马超残部仍在活动,并州、幽州等地也需要兵力镇守,曹操的实际控制力并非铁板一块。而真正的大戏,在南方。

荆州,刘备打着“勤王讨逆”的旗号,与刘琦合兵一处,正在襄阳外围与蔡瑁、张允的军队激战。蔡瑁虽拥兵数万,但内部不稳,投降派与抵抗派争执不休,面对刘备、刘琦的联军和城内暗流,已是左支右绌。更关键的是,曹操的主力仍在观望,并未立刻大举南下,这给了刘备宝贵的时间。

淮南,吕布与孙权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。吕布仗着骑兵之利,在淮北占据上风,大将高顺、张辽连战连捷。而孙权则依靠周瑜的水军和周泰、蒋钦等将领的勇猛,牢牢控制着长江水道,并不断向庐江郡渗透。双方在广陵、九江一带反复拉锯,战况惨烈,谁也奈何不了谁。

“乱吧,越乱越好。”刘协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荆州和淮南,“只有让曹操觉得四处起火,他才会顾此失彼,朕才有机会。”

他停下脚步,做出决断: